截圖 2021-12-13 上午8.39.43.jpg

張家朗在東奧8晉4連得6分逆轉勝的慶祝動作(聽觀眾的歡呼聲)

 

「華夏徵文比賽」是非官方舉辦,很有歷史而且水準很高的徵文比賽,每次投稿沒上,看到得獎者的作品,都覺得非常佩服。2021年的華夏徵文主題是「2020東奧我看見…」,截稿日正好遇上「110年全國青年暨青少年第二次錦標賽」,我們到位於台中的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進行比賽,打完青少年的積分賽之後,就趕回旅館寫文章。雖然我知道選這個主題是因為東奧台灣的選手表現得非常棒,應該要寫台灣的選手,但正在擊劍比賽的我,還是選擇了介紹這次2020東奧在男鈍賽事奪得金牌的香港選手-張家朗,沒有獲選也是可以想像的(但一定不是因為主題的原因,後來想一想,寫文章的時間太趕,張家朗的背景說得太多,而東奧的比賽精采及選手的壓力描述得太少,確實不夠精采)。這一篇就放在「擊劍」的這個主題吧!

 

2020東奧我看見,少年劍神的壓力與成長

 

    2020東京奧運,郭婞淳、戴資穎、李洋、王齊麟、李智凱、楊勇緯等台灣選手的表現,燃起全台瘋體育的熱情。從小就擊劍的我,偷偷地關注著香港最知名的男鈍選手—張家朗。這要從2016里約奧運說起,我的擊劍教練代表台灣參加亞洲區奧運外卡資格賽,一路過關斬將打進決賽。只要再贏一場,教練就會成為台灣鈍劍首位參加奧運的選手,但這個夢想卻被香港年僅17歲的張家朗狙擊。

張家朗代表香港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,一路打進16強,點燃香港對於擊劍運動的熱情。其後也不負期待,世界排名不斷上升,是香港民眾公認的少年劍神。但在決定2020東奧參賽資格前,卻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,長達16個月未能奪牌。幸好香港男鈍團體擊敗韓國奪下奧運參賽權(團體賽資格含3位個人賽選手參賽權),才有機會站上奧運賽道。雪上加霜的是疫情造成的空窗期,缺乏具有足夠強度的賽事,難以檢驗訓練的狀況。但張家朗仍然日日堅持完成訓練菜單,因為他知道,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。

2021年東奧開始前,張家朗全球排名來到第19名,恐怕只有香港人和像我這樣有「深刻」記憶的人相信他有機會奪牌。沒想到他一路過關斬將,甚至在8晉4的比賽,9:14極不利的比分下(只要失任何1分比賽就結束),連得6分完成驚天大逆轉。決賽對手是上一屆的奧運冠軍—義大利選手加羅佐,東西方的劍神PK,簡直就是我心中的夢幻比賽。如果贏得比賽,就是香港20餘年來再次奧運奪金,我自己參加小小的兒童賽事決賽都會興奮得發抖,不曉得當時張家朗是什麼心情,或許應該是「壓力山大」吧!張家朗贏得比賽的那一刻,我激動不已,擊劍作為西方傳統運動,終於不再是西方人獨占鰲頭。

15歲就決定暫停學業專心投入擊劍運動,少年劍神背後代表的是多大的期待與壓力,本次東奧的歷程,正反映出要站上奧運殿堂,心、體、技三方面缺一不可。希望未來我也有機會承載自己與國人的期待,站上那四年一次神聖的擊劍賽道。

 

截圖 2021-12-13 上午8.26.42.jpg

東奧賽後張家朗(畫面左方)在香港公開賽中奪冠,雙方賽後敲劍致意的截圖畫面

arrow
arrow

    東方不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